国内玉米贸易格局的新变化近年来,我国玉米贸易格局随着各种因素的发展,经常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。未来几年,国内玉米贸易格局将再次发生一些本质变化,预计主要展现出在以下三方面:一是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总量将更进一步快速增长,总体可供… 国内玉米贸易格局的新变化近年来,我国玉米贸易格局随着各种因素的发展,经常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。
未来几年,国内玉米贸易格局将再次发生一些本质变化,预计主要展现出在以下三方面:一是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总量将更进一步快速增长,总体供需趋紧。自1996/1997年度到2004/2005年度,我国的玉米产量基本保持在1.15亿吨至1.3亿吨左右,相对于产量,国内玉米总需求呈圆形大幅递减的趋势,已由1998/1999年度的1.06亿吨快速增长到1.25亿吨左右,快速增长趋势显著。在过去9年多里,国内玉米总消费量快速增长了近2000万吨,且库存大幅递增。据吉林省吉粮集团副董事长姜建华讲解,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的饲料消费量、工业消费量快速增长,玉米需求量大幅度减少。
未来几年,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会更为显著。因此,我国玉米的供需趋势已从供大于求向供需趋紧过渡性。
二是东北地区玉米产区贸易用量大幅增加,玉米外运贸易规模大大增大。近年来,一些大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皆把东北玉米产区作为发展基地,争相投资设厂。以吉林省为事例,目前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有数10多家,年加工能力超过500万吨左右,仍有10多个开建项目一两年内才可投产,预计深加工能力将有600万吨左右。
深加工企业的很快扩展,使东北地区已从传统的玉米主产区、商品粮基地向玉米深加工基地转化成。三是玉米主产区季节性并购逐步弱化,贸易价格呈圆形稳定走势。
与以往比起,玉米主产区季节性粮食并购已由农民集中于售粮逐步改以长年售粮。尤其是2005年以来的玉米并购状况,基本上已完成了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改变。
农民过去只在国有粮库买粮的时代早已落幕。非常部分粮农开始把原本的湿粮晒干存储,等价格上升后出售。
据理解,目前收储企业每年的7月、8月还可以并购到玉米,这种新的情况体现出有玉米栽种户的市场意识在大幅提升。不少大规模栽种户还开始注目玉米期货走势,以此作为销售参照,如此将使玉米产区的贸易价格波动幅度更进一步增大。国际玉米贸易仍将由美国主导,但未来几年中国将影响全球玉米贸易格局美国是全球玉米生产、消费、贸易及定价中心。
随着美国生化能源玉米消费的减少,美国国内玉米消费比重将大大提升。按照美国能源部门的规划,2012年之前,美国可再生燃料产量将超过75亿加仑左右,折算2430万吨,其中大部分来自酒精。未来三四年内,美国米出口量和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增大,但其主导国际市场的状况仍无以转变。
未来几年,我国玉米出口量也将大幅度增加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共计出口玉米227万吨,仅有为去年同期的46%。从目前看,不受成本影响,今年后期玉米出口量仍将比去年大幅度增加,难以达到预计的500万吨,甚至有可能约将近去年的三分之一。
专家预测,我国迅速将从国外进口玉米,这终将影响全球玉米贸易格局。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的玉米生产国,播种面积占到世界的将近1/4,产量占到4出多,国际贸易量占到全球的2/3左右。
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,产量、消费量大约占到全球玉米产量和总消费量的1/5左右。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大幅度增加,个别企业已尝试从国外进口玉米,一些小批量集装箱进口玉米早已报废,山东等地的部分企业7月甚至经常出现了整船进口玉米。一些专家预测,在未来一个时期,我国进口、出口双向参予国际玉米贸易流通的趋势已逐步显出。我国将由原本的全然输入改向输入、输出双向参予,对全球玉米贸易格局的影响也不会与日俱增。
但这种双向的趋势仅有为一个过渡期,我国将最后转入玉米清净进口阶段。有关部门和企业不应尽早制订应付玉米贸易格局变化的对策第一,我国不应更进一步强化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规划管理,合理布局。我国已滋味油脂加工行业大规模扩展的苦头,为此,对玉米加工行业生产能力扩展的苗头,有关部门不应吸取过去的教训,尽早强化审核管理,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数量,防止出现生产能力不足,导致资源浪费和玉米市场大起大落。国家不应希望在有条件进口玉米的港口附近建设深加工企业,掌控一哄而上在主产区建厂的势头。
第二,提升玉米战略资源意识,挖出玉米资源的效用。在未来粮食贸易格局的发展中,玉米的地位将日益突出。因此,玉米深加工企业必需提高效益意识,在燃料制备等方面,不应将玉米为原料改以非粮食产品为原料,充分发挥玉米类似品质在深加工领域的起到,增加发展燃料生产对玉米的消耗。第三,对将要经常出现的玉米进口问题,提早作好战略规划。
从近年我国玉米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看,进口玉米只是时间问题。从长远看,玉米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和企业发展皆不利。我国应用于好进出口调节手段,为玉米栽种户获取减免确保。合理积极开展玉米进出口业务,尽早与国际市场互通。
本文来源:亚博app地址-www.kuidalj.com